春节对台湾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节日,有着相传多年的习俗直得骄傲,在2014年农曆新春即将来临之际,NI
想创业当CEO吗?HipsterCEO满足你的愿望
昨天跑去 StartupWeekend #9 当评审。席间结识了一位 Mentor:Roger。在评审前说明会闲聊时,Roger 介绍了我们一款游戏 app「Hipster CEO」,说是一款创业模拟游戏。
不过这款游戏因为需求是 iOS 7+ 以上才能执行,身为 iOS 6 死硬派的我,现场纠结了很久到底要不要因为一款游戏升级到巨丑的 iOS 7。后来回家还是抵抗不了诱惑,升级并购买安装了这个游戏。
根据另外一篇评测文 〈Too lazy to start a real startup? Play “Hipster CEO” instead〉 的资讯。作者说他开发这个 app 其实不是想模拟新创公司生态。而是想让人们知道「由一个 idea 发想,到上线,到让人愿意付费是一间非常艰鉅的事」。
。不过四个小时后,我卖了四间公司赚了七亿多 XD 从攻克这款游戏里面,还学到不少有趣的事。让我觉得直逼当年的创业桌游 Burn Rate。所以上来写这篇攻略文。
游戏的一开始的设定是:你在自己的宿舍里面创业,主角可以:
我玩的题材是「MicroBlogging」,公司叫 Logdown,CEO 是 Xdite Cheng.XD
刚开始的一个小时,我按着游戏里面的教学在玩。但是玩倒了自己公司三次,第四次才开始赚钱。
第一次创业原因是这款游戏一开始也蛮艰鉅的,虽然一开始有起始资金 15K,如果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话,现金流约可以撑公司 500 多天。但独自一人光把 App 做到可以上线,就要花上 150 天上下。发现了这一点之后,我决定雇用一个员工帮我开发,缩短时程。但雇用员工真的很贵,雇用一个非常非常初级的员工,就会让我的现金流马上降低到只有 100 多 天可以活。
App 要上线,要搞一些宣传。所以我决定雇一个行销专员帮我行销。但是发现条件不允许。因为宿舍房间只能窝两个人,雇用了一个员工加上我自己就满了,所以无法雇用第二个员工。最后我决定开除程式设计师,雇用行销专员。但后来发现这是一个大错误,因为开除程式设计师要给遣散费,所以公司瞬间就少了很多钱。而且我本来以为雇用行销专员,每天洒个 NT$2 的网页广告,和作一点社群的宣传,东西就会有人用。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。公司 30 天后就倒了。
第二次创业所以我只好捲土重来。我决定还是乖乖自己花 150 天写 app。上线后再请一个初级行销专员,帮我行销。但还是发现不行,根本没有人来用。虽然这次比较省钱,公司可以多撑 100 天。但是没收入公司最后还是 GG。,但是根本没啥用,都是 2K 然后要 56% 股份,2K 根本烧不了几天啊,开我玩笑吗大哥)
第三次创业我想上次会倒应该是我请的人不够厉害的关係,于是我这次还是自己写 app,然后请一个超级厉害的行销专员,帮我投放广告:「一样放 NT$2 的网页广告,和作一点社群宣传」。然后这次死更快,因为还是一样没屁用,行销专员的薪水太贵,十几天我就倒了。
第四次创业==== 剧透密技分隔线 ====
这次我生气了。想说之前倒闭都是请员工的关係。我决定公司没收入前不请员工。所以这次又自己写 app,自己行销。我一直在思考问题出在哪。而之前倒闭三次的经验,让我觉得倒闭应该不羞耻了,乾脆乱做实验。决定不下 NT$2 的广告。一次下 4K 的广告,受众 15,000 人。
这是一个很大胆的决定。因为那时候银行户头剩下不到 10K。我拿 4K 去下广告看起来简直是自杀。但没想到,这招竟然生效,我竟然单月损益两平。这个结果让我很振奋。同时,因为行销的关係。原先信箱里面躺着都是一些超烂的创投出价信,后来竟然开始渐渐「看起来」都变合理了。
所以我决定再压一次宝。再作一次广告,这次效果更好了。公司开始赚钱。然后我信箱里面收到一封 Seed Fund 邀请。表明他们愿意给 300K 拿 5% 股权。
我决定收了这笔钱对公司作扩张。会收的原因是因为公司一直只有我一个人,而产品开始有用户后,信箱里面就一直出现产品故障回报。我去做了行销,就没人修 bug。去修 bug,没做行销,销售数字就会掉。
不过这时候公司收支平衡加上有一笔小 fund。我就开始大胆请一点中上的员工。中间就是利用广告一直扩增收入,然后拿收入再去请厉害一点的员工把产品作好一点。
最后这个公司我是以两亿三千万接受併购,从创业到出场间收了三轮 fund,总共卖了 15% 股份。。基本上我就是一直靠着下广告,让使用者数量翻倍,好把营收撑起来。募的创投资金,几乎都是拿去下广告。一直玩到最大轮的 $99999 per round (150 万受众)。
技术强者难搞。不管我给多少钱,多注意调薪,都帮员工买最好的电脑,盖最棒的办公室。每次雇用一堆,没几天就会跑一个。害我只好人海战术,一次雇一打人,相对而言行销和业务部门就安定许多。
因为我顺利卖掉公司出场了。接着我就拿着之前募到的钱,继续开下一家公司。有几个事情蛮有趣的。我总共后面又开了:
因为后面开公司时,我银行户头里面超多钱了。根本不在乎花费。于是我第二次创业就决定一开始请最强的 Tech Staff。又请最强的行销 Staff 帮我放 $99999 循环广告。所以也是瞬间就 break even 开始狂赚。而且马上收到併购 Offer。我也毫不犹豫的马上出场 cash out。
不过发现几个有趣的事。我在做 Music Streaming 和 Social Network 的时候,我发现这两个产业类型很有趣。我利用超强产品和超强行销,瞬间就把公司炒作到很厉害的位置。併购出价都超高的。趁着竞争者没有很多时,选择一开始就出场套现了。
但是比如赌博行业,我做到差一点赔钱。这招不管用。虽然还是赚钱。但是越广告竞争者越多,最后只好认赔卖出。
Movie Streaming 也是无法靠优势刬除竞争者,有越来越多竞争者的趋势。所以趁还没赔钱时赶快离开。
而 Todo List 最好笑。因为连我自己都觉得「不赚钱」。只是想要「作看看」。我一样用 Markting + Technical Staff 优势下去玩。但狂放广告,使用者 base 到一个数字就完全上不去了。
营收无法上升就算了。竞争者还一直出现,而且出现的速度还比赌博行业还快。我能够理解赌博行业低成本,也不需靠技术优势。但 Todo List 一直冒出竞争者?这到底是什幺情形 XDDD 开发者的执念吗?
不过玩到这边我就有点累了。最后就跑去睡觉了。
睡醒之后第一件事就是 po 这篇文章。
小结这款游戏是这个月才出的游戏。无疑的后面还会有更多补充。
不过从这四个小时的游戏过程中,我观察到不少有趣的「事实」。如果你也想体验「创业」的话,不妨玩玩这款游戏。我觉得「创业家」下来玩可能会更有感觉。
游戏连结:www.hipsterceo.com
价格:NT$90